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泰安配资,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茂陈被授予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这位深耕贵州中药产业十五载的“80后”博士,用一项项创新成果诠释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
魏茂陈在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莫家宇 摄
魏茂陈自2010年从中国药科大学博士毕业后,作为高层次人才投身贵州,加入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泰安配资,在公司主要负责研发管理和生产运营。在研发领域,他成绩斐然,组织搭建了公司“两地三中心四平台”的研发体系,涵盖药品从发现到上市后研究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了从研发到转化的突破,助力公司和产业发展。
面对中药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魏茂陈前瞻性提出“双城研发”战略,主导建成贵阳技术中心与上海研发中心“两地三中心四平台”体系。2019年,上海硕方研发中心正式投运,吸引50余名硕博人才参与,并组建“高精尖”团队,形成中药经典名方、创新药研发、保健食品开发、中药配方颗粒开发及上市后产品二次开发等多个核心板块。截至目前,团队已启动近多项中药经典名方项目及创新型中药研发,他带领团队完成3个1.1类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后续将陆续实现产业化转化。
在贵阳技术中心,魏茂陈推动建成省级技术中心,主导完成400余个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标准开发,助力企业成为贵州省首批配方颗粒科研试点单位,300余个产品通过国标和省标备案且进入临床使用。“我们不仅要让中药经典‘活’起来,更要让创新中药‘强’起来。”魏茂陈说,“宁泌泰胶囊”“坤泰胶囊”等二次开发项目,通过其研发团队提升标准,使多个单品年销售额过亿元,“坤泰胶囊”更是被载入《中国药典》,更多地填补了多项贵州省地方标准空白。
魏茂陈(左一)工作中。莫家宇 摄
“研发转化不能‘纸上谈兵’。”站在新建成的智能化仓库前,魏茂陈指着正在装车的产品说:“我的梦想很简单——让现代科技为传统中药插上翅膀。”这背后是魏茂陈带领团队完成的3亿余元新建及技术改造——涉及干燥车间扩建,智能立体仓库新建,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凝胶剂与合剂产线新建及扩建,他全程参与设计、施工、验收各环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广先进技术和智能制造,结合制药企业的特点,对生产线进行技改,使公司万元产值能源单耗量及生产成本逐年递减,由他组织筹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两度荣获贵州省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奖,为企业绿色转型树立典范。
面对未来,魏茂陈正谋划更大的布局,“后期还是要借助和利用现在的一些信息技术的发展,比如AI嫁接到我们的产业,推动我们的智能制造,期盼能把我们自己的一些中药产品通过国际上的认证从而推广到全球,能够让全球来分享我们的中国经验”。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黔中大地到黄浦江畔泰安配资,魏茂陈用十五载春秋诠释着新时代“中药工匠人”的初心与担当。(卢俊旋 莫家宇)
熊猫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